编者注:本文为李福和先生在“预见2021暨攀成德建筑业年度论坛”上演讲的速记稿,文字略有删节,经其本人确认。
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来参加“预见2021,大时代的融合和蜕变”。
作为一名咨询师,我比较喜欢做研究,从2015年开始,也撰写一些行业发展趋势的文章,从“2016,增速逐步下行”,“2017,建筑业加速分化”,“2018,走入深水区”,“2019,传统牛市结束”,到“2020,没有增量的竞争”。写了这么多以后,再看2021年建筑业有什么变化,我觉得用“分水岭”这个词比较合适。 “分水岭”是什么意思?中国最著名的“分水岭”是秦岭,它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,南面是四川和湖北,北面是陕西;“分水岭”的本意是指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。
接下来我跟各位来探讨建筑业的“分水岭”,我姑妄说之,各位姑妄听之,看看行业的“分水岭”是不是真的来了,我从行业改革、产业政策、投资动力、市场、商业模式、发展动力六个方面跟大家一起探讨我的看法。
第一是行业改革的分水岭。
建筑业从2000年开始就有很多改革,行业里面有很多微信公众号专门传播行业改革政策,每次有改革出来,会在第一时间推送,这类文章点击量非常大,建筑业是政策性比较强的行业。行业从改革酝酿到今天的实质性推动,方向已经逐步的清晰。
首先是《建筑法》修法有可能进入实质性的推动阶段,《建筑法》经常被诟病,1997年的7月11号推出, 2011年修订第48条关于修改职工保险的相关条文,2019年修订第8条关于修改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条文,从1997年到现在23年,只改了两条,所以修法要求是比较迫切的,有很多律师事务所、行业人士都提出了改革的意见。
资质改革方案已经出台,进入一年的过渡期,从593项减到245项,减了60%。资质改革,一次性砍掉60%,这个力度还是比较大。如果将来再来一次改革,砍60%,就只剩100项了,制约就更少了,我跟很多人探讨过这个问题,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一个想法,但是“放管服”这种趋势已经在行业改革方面出现效果了。
造价改革制度也已经出台,进入了启动阶段。今年7月24号推出了“38号”文,从中我摘了两段话:“推行清单计量、市场询价、自主报价、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”;“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算的规定,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”,可以看到这个改革既迫切,力度也是比较大的。
此外,还有建设模式的改革,包括工程总承包、全过程咨询、建筑师负责制,从政策引导逐步进入实质性推进的阶段,江苏省今年7月份发文就要求“各地每年要明确不少于20%的国有资金投资占主导的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,至2025年,政府投资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部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”。
总体来说,行业改革已经从酝酿到实质推动,开始玩真的了。大家长期关注的《建筑法》修法,我相信也会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,如果建筑法的修法能取得新的突破,这一分水岭的特征就更明显了。
第二是产业政策的分水岭。
我们有很多产业发展是靠政策外力推动的,未来产业政策这一外力推动的作用会逐步衰减,产业的发展将逐步靠内生动力。
建筑工业化产业政策推出的时候,力度非常大,当时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到各地去拿地,地价要么很便宜,要么买了土地以后基本上可以全价返还给你,我相信类似的政策风口会越来越少,你可以去做建筑工业化,但一定要能够提升效率,能够顺应未来劳动力逐步减少的趋势。
PPP(包括BT,BOT,AB0)、工程总承包、全过程咨询、建筑师负责制等模式,园区开发、特色小镇这样的业务,也需要有真正的内生动力,只有创造价值模式才能发展、才有生命力。
说到园区,很多勘察设计企业、施工企业都在做园区,我做过一些横向调研,行家告诉我上海就有1000个产业园,全国可能有几万个。这么多产业园,据说大多数不成功,要做好产业园,也要靠内生动力。特色小镇的发展也是如此,有一个流传的所谓“特色小镇死亡名单”,2018、2019年网上都在传,我以为“特色小镇死亡名单”是炒作,没想到人民网上面也有这个名单,人民网是比较权威的,看来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确实是名不虚传。
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什么呢?说明如果没有内生动力,所有靠政策的风口去做这些事,都不会得到长远发展。
第三是投资动力的分水岭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增长,现在投资正进入分化和补短板期,我摘录了国家十四五规划《建议》的原文,大家从中可以看到国家对未来投资的新思考。
在总量方面,原文说“保持投资合理增长”,合理增长意味着大水漫灌的机会应该是不可能了。过去建筑业的很多领导经常会谈到“基建投资又会增大力度,又会增长多少”,未来这种情况大概率不太会发生了。
在结构方面,《建议》里写的很清楚:“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”,什么是优化结构? “从无到有”的阶段已经过去了,未来是“从有到好”。中国过去巨量的投资,有很多投到了没有经济回报也没有社会效应的地方,比如市区的同一条路每年挖几次、空关的房子、没几辆车的高速公路等。类似的例子,发改委这个层次的人,看到的应该更多。
在动力方面,投资的动力源自于什么呢?“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,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,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”,政府的作用是一个“撬动作用”,关键的投资在民间投资、市场主导的投资,那么民间投资持续的关键是什么?投资要赚钱,才可持续。
谈到投资,大家翘首以盼的是基建投资。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,2015年12.1万亿,2019年的18.2万亿;我们换个角度,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统计,2017年15万亿,2018年14.5万亿,2019年14.8万亿,按资金来源的基建投资这几年并没有持续增长。再看资金来源,主要五个方面:国家预算、国内贷款、利用外资、自筹资金、其他。国家预算资金占比17.5%,国内贷款占比15.3%,两块加起来占比1/3;基建投资大部分靠自筹资金,占比56%。各位,我们自筹资金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呢?八大建筑央企过去几年做了很多PPP项目,说明自筹资金的能力还比较强,但靠哪一类现金流筹下去能持续做下去呢?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。从投资的动力的角度,我觉得也到了分水岭。
第四是市场的分水岭。
过去的建设是全国开花,现在正走向“大国大城”,城市内的建设也从全面布局到补短板,从粗放的建设转化为品质的建设。
首先是市场结构方面,新增的时代基本结束,而改造、维保市场开始增长。前几年我一直在谈这个观点,像制造业、房屋建筑、城市基础设施三个建设市场,再增长已经很难了。在房建领域国家有个说法:大城市一般不得新建500m以上,要严格限制新建250m以上,100m以上要充分论证、集中布局,县城住宅以多层为主;而基建领域,“71118”骨干公路网、“八纵八横”铁路网基本上建成。
那区域方面又呈现怎样的特点呢?
第一是“胡焕庸线”继续起作用,人口依然流向大城市,“胡焕庸线”是一条什么线呢? 1935年,地理学家胡焕庸在研究人口的时候划这条线,从东北黑河到云南腾冲,“胡焕庸线”东南侧44%的国土面积,就拥有94%的人口,贡献了96%的GDP。有领导去中国的人口博物馆就看到这条线,他说我们一定要打破这条线,事实上85年来,统计数据显示要打破很难的,这可能是一个基本的规律。
第二是经济发展强劲的城市,依然充满强劲的建设动力。把2019年全国GDP排名前20城市列出来,秦岭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以北,只有北京排入前十名。所以网上有一段话怎么说的呢?原话我把它摘了下来:“今天一条比胡焕庸线更重要的分界线,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浮现。它,就是位于北纬31度的“长江防线”。99%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性。守住这条长江防线是未来五年,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中之重,它的成败,几乎决定了大国崛起的胜负。”
这就是“胡焕庸线”和南北城市的对比。经济发展也许有自身的规律,而经济发展是建设的基础,如果经济不发展、没有投资,就没有建设动力。最近复旦大学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华民到海南去转了一圈以后,发了一段感慨,他说要警惕海南“自贸区”变成海南“自我区”。所以市场从区域和结构方面都到了分水岭。
第五是商业模式的分水岭。
企业的商业模式从过去的“羊群效应”到现在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坚持,从过去的跟风模仿到现在有清晰的STP(市场细分-目标市场-定位)。我把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五种,分别是2T、2G、2B、2E和2C。
2T(to time),时代在变化,建筑业会出现很多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,如果能与时俱进,所有人都有机会,一些企业正在跨界进入建筑业。
2G(to government),这是资本和大企业的机会,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PPP模式等。
2B(to business),大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机会,就像南通的建筑企业和大开发商进行战略合作,大型房地产企业都有合作商。
2E(to ecosystem),大量的专业分包、劳务、材料商、设备商正逐步与大企业形成生态圈,一个企业的生态圈有多大呢?我做过估算,以中建为例,中建有30万人,其背后有240万劳务在跟着做;如果每个劳务企业100人,那就有2.4万家企业跟在后面,再加上材料、设备供应商,中建的背后就是一个中小企业的生态圈。一些大项目、政府项目、基础设施项目中小企业一般进不去,也可以选择跟在大型企业后面做,这种方式也可以生存的很好。
2C(to customer),运营型项目往往要做到有好的客户体验,装饰行业的家装也是面向最终客户的。我发现大多数传统新建企业都做不好2C业务,2C业务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我们的组织结构、人员配置、供应链体系在2C模式面前都显著不适应,既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,也没有经济性。
为什么要讲这五种商业模式呢?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去做所有的业务,有的业务不适合做就不要强行去做。有些勘察设计企业、施工企业曾经热衷于玩资本运作,如果不建设资本运作的能力,玩两年就会玩不下去。我见到有顶尖设计院玩了几把投资后就变成一个苦不堪言的设计院,也有央企的二级工程局玩了几把PPP以后就发现投资是苦海,还好是央企的二级工程局,否则就是死海,这就是商业模式的风险。
第六是发展动力的分水岭。
建筑业传统的发展动力正在逐步衰减,新动力正在加速形成。
有一家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里面说,过去20年全球建筑业每年效率提升1%,而全球所有行业每年效率提升3%;我估计中国建筑业的效率提升大概在1.5%,甚至到2%,进步速度是比较快的。
中国建筑业效率提升的动力源自什么呢?源自管理进步、材料方面的进步,装备的进步也很大,比如说混泥土搅拌站、盾构等都显著提高了行业效率;此外工艺工法的进步,传统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。但这些传统的动力将难以再带来突破性的效率提升,它只能是1.5%,高的时候是2%。
那么新动力源自于什么呢?可能要从企业的专业化,客户服务的产品化,建造的工业化,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这四个“化”里去找,比如说产品化,福特当年把T型车造出来后,就把汽车从2000美金降到140美金,可以想见产品化对效率的提升有多大作用,这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。也可以在建筑业的生态链中寻找价值、提升效率,要从价值控制以及核心供应链的集成中寻找效率,比如说像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集采,这是方向之一,但是真正能做到有很好体验和价值的集采平台在行业还比较少见。
这是我认为的六个分水岭,供大家参考。
(上篇完,更多请参考下篇“2021,建筑企业的岔路口”)